来源:办公室 日期: 2025-05-15 作者: 点击数:
聚力实干,定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积极推进迎“国评”工作
为迎接“十四五”全国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评价,定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以“时不我待、只争朝夕”的奋进姿态,全面掀起迎评攻坚热潮,以超常规举措、高强度节奏、高效率协作,将迎国评工作作为检验公路养护成效、擦亮定西公路名片的关键契机,全力冲刺“国评大考”,跑出高质量发展“加速度”。
凝心聚力,扛起奋进使命
“迎国评”既是对管养能力的全面检验,更是对发展质效的深度赋能。以“时不我待”的紧迫感锚定方向。深刻把握“国评”的政治性、战略性和全局性,将迎评工作与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、“十五五”发展谋划紧密结合,锚定“路况指数硬提升、管养效能软升级”双轮驱动目标,确保迎评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。以“勇争一流”的进取心突破创新。聚焦养护管理数字化、专业化、现代化、高效化、优质化,创新应用智慧巡检养护平台系统、公路病害采集系统APP和可视化养护数据模块,实现“AI巡查替代人工巡检、数字报告替代纸质记录、智能决策替代经验判断”的养护模式转型。积极探索线上管理模式,通过共享文件形式实时上传至云端,达到检查报告、维修记录、技术文档等业务数据库的融合,推动桥隧养护内业资料管理从“人治”迈向“智治”。以“功成有我”的责任感凝聚合力。通过综合质量效益评价工作动员会、分析会,专题培训、岗位练兵等形式,激发干部职工“主人翁”意识,形成“人人扛指标、事事争满分”的奋进氛围。
高效协同,激活攻坚动能
迎评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以“全链条”思维打通堵点、激活全局。织密组织保障“一张网”。成立迎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,针对国评新增的“路基检测”“全要素生产率评价”等指标,制定切实可行的“一路一策、一段一策、一处一策”养护方案,建立“内外联动+分工协作+同步推进”沟通协调机制,定期召开推进会,确保迎评任务不漏项、进度不滞后。下好统筹协调“一盘棋”。与地方交通局和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持续加强交流,对“十四五”期间国评资料收集整理、养护技术方面进行帮扶指导,不断完善应急联动体系,实施信息实时共享,切实提升地区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和路网安全保障能力。拧紧责任落实“一股绳”。细化“分项清单”“任务清单”“标准清单”“责任清单”精准管理,逐项明确责任部门、完成时限和验收标准,对照交通运输部国评方案初稿迅速完成资料清单梳理,做到完整、真实、规范、可追溯。
靶向突破,点燃加速引擎
围绕“零扣分、争满分、拿高分”,以分秒必争的劲头打响迎评决胜战。挂图作战抢抓节点。按照“分阶段重点推进、按节点确保完成、全力加快项目建设”推进思路,已批复的养护工程已全部开工建设,紧盯养护工程关键环节,综合运用督查检查、质量巡检、信用评价等措施,确保以“最佳状态”迎接国评。精准施策提质增效。依据近年路况检测数据,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路基路面、桥涵及交安设施等进行路况调查,科学合理制定养护方案,通过开展路域环境整治、灌缝、预防性养护等项目全面提升公路路况水平。目前,累计完成油路修补3.99万平方米,灌缝24.34万延米,路域环境整治里程928.36公里,清理路基路面垃圾1665.57立方米。严守底线筑牢防线。以“一失万无”的底线思维抓安全,采取“人工+无人机”分段式精细巡查,强化重点隐患部位风险隐患排查治理。并对往年汛期发生过滑坡、泥石流、山洪等灾害路段,及时开展全覆盖“回头看”。截至目前,累计排查高边坡691处,淹没区路段共251处,地质灾害隐患点共12处。严控涉路施工安全风险,强化应急预案演练,确保迎评期间安全生产“零事故”。优化服务固本强基。坚持“全周期”养护理念,推动预防性养护常态化;坚持“绿色低碳”发展路径,着力打造美丽舒适、绿色生态、安全畅通的公路出行环境;坚持“人民满意”根本标准,持续提升应急保畅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。
定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将以“奋进者”的姿态,在迎评攻坚中跑出“加速度”,在“国考”赛场上彰显“硬实力”,为服务甘肃路网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!